3月27日,国内领先的金属及矿产品贸易商和矿业投资公司——中信金属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。面对国际诸多不确定性因素,公司积极调整业务结构,推动大宗商品贸易业务稳...
3月27日,国内领先的金属及矿产品贸易商和矿业投资公司——中信金属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。面对国际诸多不确定性因素,公司积极调整业务结构,推动大宗商品贸易业务稳步发展,并在海外矿山项目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,整体业绩再上新台阶。
2024年,中信金属营业总收入首次突破1300亿元,达到1301.90亿元,同比增长4.15%;归母净利润22.38亿元,同比增加8.79%。同期公司经营现金净流量同比大涨94.74%。同时,公司拟采用现金分红方式,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.68元,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8.23亿元,分红率提升至36.78%。截至报告期末,中信金属总资产为480.89亿元,较上年度末增长8.10%,持续保持稳健经营。
稳存量、拓增量、强能力
有色金属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9.84%
中信金属有色金属产品主要包括铌、铜、铝、镍等,拥有巴西矿冶公司、秘鲁邦巴斯铜矿、艾芬豪矿业等多个全球一流金属矿业资产的股权,以及西部超导和中博世金等境内优质资产股权。2024年面对大宗商品市场剧烈波动、黑色金属行业环境严峻形势,公司主动调整贸易品种结构,积极拓展有色金属业务,实现收入956.31亿元,同比增加29.84%,业务规模占比超过70%,并带动公司全年营业收入实现同比增长。
具体来看,铜业务各细分品种规模和盈利能力均创新高,继续巩固行业领先地位。其中,铜精矿业务加强非洲、南美资源获取,克服非洲物流不畅,准确研判市场,优化客户选择;粗铜业务拓展货源渠道和国内冶炼厂客户;电解铜业务开拓非洲、日本等采购渠道,试水东南亚等海外市场;再生资源业务开发欧美及中东采购渠道,夯实业务基础。铌业务方面,公司铌产品销售业务覆盖了全国绝大部分大中型钢铁企业,市场占有率长期位居全国第一,并与松山湖材料实验室、巴西矿冶公司联合设立“先进铌基电池材料联合实验室”,加大铌在新能源电池领域的开发研究。此外,公司在稳定原有电解铝、氧化铝、铝土矿渠道基础上,持续拓展上下游渠道资源,扩大铝合金锭、铝棒等下游加工产品的业务规模,整体保持业绩稳定增长。
聚焦国家稀缺资源
2024年投资收益再创新高
中信金属积极践行国家“走出去”战略,聚焦国家稀缺战略金属资源,在全球范围内遴选优质资产,形成了独特的投资发展战略。当前,公司在投资方面拥有多个全球一流优质项目,世界级资产组合优势凸显,同时公司加强精细化投后管理,保障海外重点矿山项目生产建设顺利和资源稳定供给,投资收益再创新高。
海外方面,公司作为单一最大股东参股的艾芬豪矿业贡献投资收益3.24亿元,旗下KK铜矿项目三期已于2024年上半年提前投产,全年铜金属产量达到创纪录的43.7万吨,满负荷生产后年产量有望超60万吨,或将成为全球第三大铜矿;Kipushi锌铜矿实现商业化生产,全年锌产量5万吨,预计前五年平均产量27.8万吨/年,或将成为全球第四大锌矿;Platreef铂族多金属矿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首次向77万吨/年的一期选厂供矿,将年化产量提高至约10万盎司铂、钯、铑和黄金,并同时生产2,000吨镍和1,000吨铜。而秘鲁邦巴斯铜矿贡献投资收益5.64亿元,2024年铜精矿含铜产量32.3万吨,第二采场Chalcobamba 实现投产并稳定运营,四季度铜入选品位提升至0.92%。巴西矿冶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铌生产商,铌产品销售占全球市场份额的70%以上。公司作为CBMM在中国的独家分销商,通过投资方式锁定稀有铌资源,与公司铌贸易业务形成良好的协同促进效应。
国内投资项目方面,参股公司西部超导是中国高端钛合金和低温超导材料领域领军企业;参股公司中博世金(持股比例20%)是中国最大的铂金进口业务贸易商。
“贸易+资源”双轮驱动
具有多个世界一流矿业资产
中信金属以符合国家资源战略、进口依存度高、市场规模大、不在周期高点作为品种选择原则,坚持成本低、规模大、寿命长的项目选择标准,在全球范围内遴选优质资产,持续巩固贸易资源保有量,目前,公司投资品种以铜、铌为代表,兼顾其他品种的发展。
公司以贸易发展巩固资源供应,通过投资上游矿山获得分销权,夯实贸易资源保有量,以资源投资促进贸易发展。同时,公司加大与国际矿山的贸易合作和投资,注重上下游资源整合,在全产业链为客户提供营销、物流、渠道等增值服务,实现大宗商品贸易的多元化品类经营,成为了一家具有多个世界一流矿业资产的大宗商品贸易商。
例如在铜业务方面,公司拥有秘鲁邦巴斯铜矿所产铜精矿26.25%产量、艾芬豪矿业旗下刚果KK铜矿一期、二期50%铜精矿产量、三期40%阳极铜产量和Kipushi锌铜矿未来五年内固定数量锌精矿产量的分销权;又如在铁矿石业务方面,公司经营历史近30年,目前已与全球知名矿山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。
未来,公司贸易业务方面将保持稳健经营,继续布局贸易网络新节点,不断增强货源获取、仓储物流、风险管控等核心能力。投资业务方面也将继续立足行业研究,加大对投资品种及区域的扫描,持续跟进全球范围内投资机会,择机布局上游优质矿业资产。
重视自我培育
科技创新实力强大
作为驱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,技术创新始终是中信金属自创立伊始即确立并长期恪守的战略基石。通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、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等举措,公司将科技创新深度融入企业发展的基因图谱。
公司三十年间通过“技术带动销售”的方式推动铌在中国钢铁工业及新材料领域的广泛应用,形成了完整的技术推广体系,积极组织行业资源,组建高素质研发团队,以“产—学—研—用”的技术开发合作模式,有力地推动了铌产品在国内的销售,打造了中国钢铁行业及下游产业铌生态,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高性能金属材料的发展,实现了中国钢铁及下游行业材料升级换代,为我国绿色钢铁行业建设、节能减排做出了一定贡献。
顺应新时代可持续发展趋势,中信金属更积极推动汽车用高强钢等研究成果转化,深入探究新能源汽车用先进电池和纳米晶磁性材料研发。2024年中巴技术合作迎来45周年,由中信金属股份有限公司、巴西矿冶公司和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共同设立的“先进铌基电池材料联合实验室”挂牌运行;公司公开发明专利 29件,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 件、软件著作权2件;另作为主要参编单位参与了 6项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并获得正式发布。
未来,中信金属将围绕国家新能源产业发展及“双碳”战略目标,重点在新能源电池、纳米晶等新兴领域加强铌技术应用与推广,进一步夯实业务增长点,巩固市场领先地位。同时,以铌技术推广创新经验为基础,积极探索其他品种的科技赋能,持续厚植公司科技“底色”。
坚持规范运作
贯彻绿色发展
一直以来,公司坚守合规经营之道,通过构建清晰的“公司治理—三会运作—信息披露—品牌管理—资本运作—市值管理”管理主线,持续优化公司内部治理结构,不断提升决策效率和透明度。同时,公司高度重视风险管理,坚持风险可识别、可控制、可承受的理念,设立风险边界,建立了“事前—事中—事后”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和内控体系,为业务持续稳健发展提供有力保障。
此外,公司坚定贯彻“全流程绿色低碳发展”新理念,以自身实践推动行业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,将“绿色贸易+可持续投资”确立为公司ESG战略目标,并对外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,助力ESG评级绩效提升。不仅如此公司紧抓铌这一碳减排金属所带来的市场机遇,积极为钢铁产业链的轻量化和低碳化进程贡献力量,并加快拓展再生铜、镍等绿色低碳新品种,持续丰富产品线,努力满足市场对于绿色、环保材料的需求。
面向未来,中信金属将继续坚持“贸易+投资”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,聚焦大宗商品贸易和矿业投资,持续强化核心能力建设,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。同时公司更将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,优化风险防控机制,加快建设成为有影响力的世界一流大宗商品贸易商和矿业投资公司。